7月26日下午,第十一届东盟及中日韩大学文化艺术联盟年会在中国-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会址举行。本次年会以“文化互鉴与艺术创新——东盟及中日韩高校的实践与探索”为主题,吸引了东盟十国及中日韩共52所高校的200余名专家学者、师生代表参与。我校18名师生代表受邀参会,在深度参与中收获颇丰。
年会开幕式上,中国-东盟教育交流周组委会副主任、贵州省教育厅厅长及东盟高校联盟代表分别致辞,围绕“深化文化艺术交流、促进文明互鉴”,阐述了各国高校在民族艺术传承、跨文化艺术创作、艺术教育合作等领域的合作成果与未来规划。
主旨发言环节,泰国朱拉隆功大学、韩国中央大学、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及中央美术学院的4位专家,分别以“东南亚传统舞蹈的现代表达”“东亚书法艺术的跨文化融合实践”“高校艺术社团在文明互鉴中的角色”“民族地区非遗与高校艺术教育的融合路径”为主题展开分享,呈现了不同国家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前沿探索。
论坛环节设“民族艺术传承与创新”“跨文化艺术合作实践”“艺术教育与区域发展”三个平行分论坛。我校18名师生分赴各论坛参与讨论,其中,美术学院教师张婷以“贵州苗族银饰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转译实践”为题发言,结合我校与黔东南州非遗工坊的合作案例,阐述了传统工艺与高校设计教学的融合模式;音乐与舞蹈学院学生李阳分享“侗族大歌与东盟民族歌谣的和声共鸣实验”,展示了我校学生团队与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的跨校音乐创作成果。师生们的分享既彰显贵州本土文化特色,又体现跨文化艺术探索思考,为东盟及中日韩文化艺术交流贡献了师院力量。
活动期间,我校师生利用间隙参观了会场内的特色展台,通过浏览贵州非遗、高校艺术创新及东盟文化相关展示,进一步感受多元文化魅力。
我校参与活动的师生表示,此次行程收获显著。专业分享中,东盟及日韩高校在传统艺术现代表达、跨文化艺术项目运营等方面的经验,拓宽了文化艺术视野;在发言与交流中,既展现了本土文化与跨文化探索成果,也为区域文化艺术交流注入了新活力。
文字/严奕佳 图片/胡炯瑶 初审/向晨晖 复审/徐安媞 终审/张彬

我校师生参加第十一届东盟及中日韩大学文化艺术联盟年会

会议现场

我校师生参观会场内的特色展台

我校师生与参会嘉宾合影留念